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高职院校的注册入学制度,除了应届高中学生,一些中职毕业生、职高生、社会人员等都可以通过注册入学的方式上学,注册入学模式满足了教育多样化的要求,增加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对缓解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注册入学的生源层次和结构更为复杂,注册入学学生呈现出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对专业学习没有正确的定位,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自我管理能力弱,缺乏纪律性等等,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洋学院”)主动革新管理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紧扣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理念,探索实践“五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校本革新。
南洋学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学院锐意创新、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建设体系,构建了“五位一体”学生管理队伍体系,明确“三导师”制(课程导师、思政导师、企业师傅)的队伍顶层设计,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N8计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二、“五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五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即每个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配备“一位党总支书记+一位党总支副书记+三位年级组长(专职辅导员)+X位班主任(兼职辅导员)+Y位副班主任(学生助理)”的“五位一体”专兼结合、梯度优良的多层学生工作队伍,实现学生工作“纵向多层联动、横向多维协调“的管理运行机制。
“五位一体”模式,强化教育和教学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解决了教育和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一是体现了以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引领,将学生德育教育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和品德素养双螺旋提升的综合评价。二是体现了教师职业追求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引领。此模式明确了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教育,将教学和育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促进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向主业发展,向培养人的价值体现发展。三是基于民办高职院校“二元思维”的治校方略,在组织架构体系中更为注重管理效能。学院不断创新组织体系,优化管理机制,创新“五位一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厘清了民办高校组织育人体系中教书与育人两个逻辑关系,明晰了教师教育育人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职责划分清晰度, 提升育人合力。通过学生工作绩效改革,重点向育人核心组织群倾斜,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整合了育人资源,增强了组织育人效能。
三、“五位一体”学生管理条线
“五位一体” 学生管理模式,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创新,系统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管理育人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级学院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全面负责二级学院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党建引领思政,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党建引领学生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党建育人作用,深化思想政治育人内涵,推进一体化育人思政新模式。
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协助书记统筹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思政教育项目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统筹指导年级组长、辅导员、班主任、副班主任开展日常工作,统筹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创业工作等,推进思政教育项目化;加强主题班会教育制度化、体系化、持续化;构建职业素养学生“五维”素养育人模式,推动职业素养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激发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互助成长。
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兼年级组长,负责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注重推进考核评价,保证学生管理质量。统筹协同年级学生管理工作,抓学风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就业创业管理、宿舍管理、危机预防等;负责落实学生管理目标工作,确保学生“五率”质量管理;开展“三创一做”,争创“一体化育人示范班”,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班主任(兼职辅导员),班级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注重强化专业指导,服务学生职业发展。负责将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班级学业良性发展;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和职业素养教育,关心学生学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深化学生自治管理,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培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能力,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确保学生管理质量。
副班主任(学生助理),负责同伴教育。注重管理服务支撑,保证学生正当权益。主要夯实基础组织建设、强化班级量化管理、精细学生管理,贯彻实施《班级量化管理》;落实片长、楼长、层长、宿舍长四级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学生公寓管理机制;以“公寓党员工作站”为平台,强化学生自治组织作用,落实学生公寓“三查”制度,构建安全、和谐、文明、卫生学生公寓;依托学生事务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
四、“五位一体”的一体化育人架构
1.教育理念一体化:党政协同,领导机制优化。
长期以来,南洋学院努力探索构建党委领导下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领导机制优化,通过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院其他工作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是决策层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公益性办学。院长兼任党委书记,确保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二是执行层面,坚持党政联席的“院务会”,负责学院日常工作的决策运行,确保党委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和集体议事民主,坚持党政一体、党政协同的民办高校组织生态;坚持育人资源有效统筹,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重大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价值取向,创新新型人才评价体系,以一体化系统思维指导思想政治工作。
2.教育制度一体化:政策协同,运行机制优化。
南洋学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力共管的“大思政”格局,从机构设置、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规范落实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契机,健全教育教学监管机制,以学院与二级学院协同联动为平台,狠抓教风、学风和校风。制定《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工作诊改评估方案》及各二级学院制定《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实施方案》按照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特点及规律,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素养+技能”双螺旋人才培养。坚持“因材施教、学成致用”的培养理念,将课堂专业理论教学、早晚课活动和基地技能实训有机结合,构建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体系,实施职业素养教育,致力于创新“三融入、四融合、五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
3.队伍保障一体化:层级协同,责任机制优化。
南洋学院坚持民办体制下的队伍建设机制协同,充分发挥民办学校人才机制作用,统筹规划和推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职责和使命,充分调动各行政部门的力量和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优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资源配置,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二级学院层面实行院长、书记“双负责人制”,加强了二级学院班子建设,也确保了党组织在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事务发展中的领导协调作用。学生管理干部层面方面,实行交叉任职,党总支书记兼任二级学院副院长,专职辅导员兼任年级组长,专任教师兼任班主任,有效统筹协调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服务等运行工作,完善了二级学院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基层组织学生中,成立了一批由学生党员和退伍军人组成的自治组织,如文明督察队、迷彩先锋社、学生助理等,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4.教育环境一体化:部门协同,沟通机制优化。
南洋学院在微观管理层面,构建大思政格局,成立学院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机构,在学校层面牢固树立学生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完善学生工作校、院、班级、宿舍四级管理的工作体系、管理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工作责任落实的考评体系和学生组织自我管理的自律体系。中观层面,全面深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二级学院全面推出各自特色一体化育人项目和思政项目,建设“一院一品一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人翁精神,积极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育人格局,形成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宏观层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共同构成的教育合力,学院有机整合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5.危机干预与预警一体化:和谐协同,安全机制优化。
南洋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并采取多种教育办法预防,如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形成寝室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院系辅导员——校级心理咨询师四级联络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合力作用,形成了在教师层面,融合“中心专职教师+兼职心理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干部队伍,融合“心理协会成员+班级/宿舍心理信息员”,充分发挥学生自律自组织,不仅保障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监护体系,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层落实,也理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架构,形成聚力,解决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单薄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律自组织。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助+互助+他助”的育人新途径,科学帮助学生完善个性品质。在学生自律自组织中,以学院心理协会牵头,融合各二级学院心理信息部、班级心理信息员、寝室心理信息员,形成了一支近850人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
五、工作成效
1、行为习惯养成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实践,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绝大数学生都能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习惯。学业方面呈现出“三低一高”的趋势即教学异动次数减少、学生补考人次减少、学生重修人次减少、学生毕业率提高。学生行为规范呈现“四多四少”的趋势即学生遇见教师问候声多了、学生坚持每周义务劳动多了、学生公寓卫生干净整洁多了、学生宿舍垃圾自带下楼全覆盖了、无故迟到旷课减少了、早餐带进教室几乎没有了、公寓违章电器基本杜绝了、违纪受处分人数大幅度下降了。涌现出一大批在品德修养、文明礼仪、行为文明、校园文化组织、就创业等职业素养方面获得极大发展的学生骨干。
2、管理机制有效
南洋学院建立起一套具有一体化育人特色的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机制,二级学院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基层管理机制,形成了多方协同的“五位一体”学生管理体系,建立起党委学务部、二级学院党总支、班级辅导员、公寓党员工作站四级联动机制,探索出一套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四级学生管理新体系,搭建起12256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创新辅导员能力提升“N8计划”和积分管理。
3、管理成果丰富
一是社会声誉好。近两年来,《江苏教育报》、《江南晚报》、中国民办教育网分别报道了学院治校理念和管理实践,提升了学院美誉度;多所民办高校来校考察,学习交流借鉴。成为江苏现代职业教育智库单位,同时被授予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入选江苏省教育系统基层党建2019年“书记项目”立项。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二是就创业质量高。南洋学院连续两年在无锡市大中专院校创业能力大赛中获金奖及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建艺学院优秀退伍大学生张宇同学获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一等奖、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等;商学院盛雨等四位同学的作品设计“基于红外矩阵和视觉的定点灭火装置”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发明制作组摘得一等奖荣誉。
三是职业素养成果突出。“12256”职业素养项目获无锡市2018年职业素养提升创新项目,“一体化育人”项目获无锡市2019年职业素养提升创新项目,民办教育“二元思维”研究成果获无锡是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4、理论研究丰硕
近两年南洋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引领育人改革。一是学工队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8篇,立项市级以上管理育人课题17项。江苏教育科学院十三五课题2项,江苏省教育厅思政课题1项,江苏教育工委党建课题2项,江苏哲社课题3项。二是《后疫情时代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获2020年度江苏高等教育学会学生管理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三是《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指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正式出版教材2本,自编校内教材2本,校内专项读本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