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我院本学期第二次教学工作例会在怀德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刚召集、教务部部长梁幸平教授主持,教务部班子成员、素质部主任马云峰教授、校务部(质控办、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学院(部)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助理)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教学单就三月份开学准备工作、校内外教学教研竞赛、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一体化育人项目推进、招生配套工作落实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四月份即将开展的毕业生返校论文指导、中期教学检查、培训考证工作的对外沟通商洽、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项目推进、工学班师生研讨会、专接本对接院校的新增开发、教师课题和教材申报等工作进行了落实安排。
教务部副部长戴宇对四月份要开展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调整、1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期中教学检查以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工作做了详细说明。教务部主管宋琦对本学期校外实习(实训)方案进行了介绍。
会上,梁幸平教授详细介绍了1+X证书试点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此外,他强调,要以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为切入口,抓住“职教20条”的颁布实施和职教“大扩招”的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在招生方式、教学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评估等方面的改革;要以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完善职业素养教育项目化课程,构建符合“德技双修”的课程体系;同时对专科层次增设副学士学位,建立四级学位体系等热点动态,各二级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提前思考、早做准备。
会议由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刚进行了总结发言。王院长首先肯定了校务部质控办、教务部对四月份相关工作的计划安排。指出本学期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对于重点工作,特别是教师测评工作,各教学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本着从点到面、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原则,从长期性、综合性两个维度进行落实推进。针对高职百万扩招造成的生源结构上可能的变化,王院长在各教学单位表态的基础上提出,学院各教学单位要敢于应对、善于应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因势而变、应时调整,最终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